广东科技学院创建于 2003 年,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 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粤 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 2 个校区,占地面积 2000 余亩。
学院始建于2003年的东莞南博专修学院;2004年9月,升格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
学校于2015 年取得学士学位 授予权,2018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 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 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有党政单位 16 个, 教学科研单位 17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 个,全日制在校生 35603 人,教职工 2245 人,其中专任教师 1778 人,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2 人。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校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共开设本科专 业 46 个,其中软件工程专业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并成功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 设点;网络工程等 3 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等 3 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等 3 个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 业;机械电子工程等 10 个专业开展 IEET 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电子商务等 15 个专业开展 ACBSP 国际商科专业认证;22 门课程入围省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 人项目 94 项;与华为、西门子、腾讯云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 11 个产业 学院,合作开设了 84 个创新班。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专项培训基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美、英、澳、加、德、日、韩、 新、泰等国及港澳台地区 40 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开展本升硕、交换 生、双学位、国际班等合作项目,以及赴台湾高校研修、莞台大学生文化交流、 莞港学生双向交流、赴美带薪社会实践、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澳门大学寒暑假 访学等短期文化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有 300 余名优秀学子考取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勒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 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硕士研究生。
经过 20 年的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稳步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 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学 校于 2021 年获批成为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2023 年获批成为 广东省第四批党建工作示范校,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在多个知名评 价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稳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并呈现连年提升的 态势,如 2021、2022、2023 年连续三年位居金平果“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综 合竞争力排行榜”广东省第 1 位;2021、2022、2023 年连续三年被艾瑞深校友 会网“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评为“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分别位居全国综合 类(Ⅱ类)民办大学第 12 位、第 11 位、第 10 位。在南方教育智库 2023 年“中 国内地大学第三方综合指数排行榜”中,位居全省公民办本科高校第 43 位、民 办本科高校第 1 位。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46 个,其中工学专业 21 个占 45.65%、文学专业 4 个占 8.70%、经济学专业 5 个占 10.87%、管理学专业 10 个占 21.74%、艺术学专业 6 个占 13.04%。
2022-2023 学年本科在校生 30864 人(含一年级 7128 人,二年级 8416 人, 三年级 10357 人,四年级 4962 人,其他 1 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 为 35603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96.16%。
2023 年,学校计划招生 12618 人,实际录取考生 12614 人,实际报到 11690 人,实际录取率为 99.97%,实际报到率为 92.67%。特殊类型招生 15 人,招收本 省学生 12108 人。学校面向全国 15 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10 个,文科招 生省份 1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