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位于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山东省东营市,学校前身是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3 年开启本科办学,2021 年转设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学校重点学科覆盖了石油勘探、开发、储运、炼制与加 工的全部领域,是我省石油工业上、下游学科专业体系配套齐全的唯一省属本科高校, 具有鲜明的石油石化特色。
学校沿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学校总建筑面积 29.9 万 m 2,固定资 产 4.14 亿元,仪器设备 1.36 亿元。全日制在校生 10286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 担任院长,现有专任教师 524 人,博士 106 人,硕士以上 487 人,拥有院士 2 人、享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4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人、省教 学名师 2 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1 人、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个,有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双聘教授 4 人。30 个招生本科专业(15 个涉及石油化工),2 个省级一流专 业建设点,2 个省级特色专业。已形成以院士领衔,以国务院特贴专家、省泰山学者 等领军人才为核心,以省青创团队、黄河三角洲学者等中青年学术人才为骨干的高水 平师资队伍,在油气高效开发、绿色低碳转化等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了一批特色鲜明、 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建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1 个省级工程 研究中心、7 个省厅级重点科研平台、9 个市级创新平台(基地)、197 个实验中心和 实训室,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学院入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名单。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近年来,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布局日益优化,突出了自身特色和办学优势。尤其 是建立了以工科为主,石油石化、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等专业群为优势特色,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专业群逐步构建、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群结构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39 个,其中工学专业 19 个占 48.72%、理学专业 6 个占 15.38%、 文学专业 4 个占 10.26%、经济学专业 1 个占 2.56%、管理学专业 2 个占 5.13%、艺术 学专业 4 个占 10.26%、教育学专业 1 个占 2.56%、法学专业 2 个占 5.13%。
2022-2023 学年本科在校生 9448 人(含一年级 2875 人,二年级 2497 人,三年级 2172 人,四年级 1853 人,其他 51 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10286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为 99.93%。
2023 年,学校计划招生 3000 人,实际录取考生 3098 人,实际报到 3053 人。实 际录取率为 103.27%,实际报到率为 98.55%。特殊类型招生 120 人,招收本省学生 2345 人。
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