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育学院始建于 1956 年,由南京体育学校、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和江苏 省体育干部培训班合并而成,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和重要的省级 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 “世界冠军的摇篮”,校训为“严、和、朴、实”。学校坐落于古都南京,拥有灵谷寺、仙林、五棵松(筹)三个校区。灵谷寺主校区 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原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占地 640 余亩。
学校教育教学设有 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等 9 个单位,16 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 艺术学 5 个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在校生 5000 多人;竞技训练设有乒羽学院等 5 个单位, 11 支省优秀运动队,现有专业运动员 414 名。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体 育学被批准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 点和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5 个,江苏高校一 流本科专业 12 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 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项目 2 个,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4 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 3 个,江 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2 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2 个(其中 A 类 1 个、C 类 1 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2 个;获国家级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3 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6 项、二等奖 5 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5 项;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4 门,江苏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千门优课下乡”大型公益教育行动课程 5 门,省级 优秀、精品课程 12 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5 门,省优秀课程群 1 个,省优秀多媒体课 件 12 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 1 部,省精品教材、优秀教材、 重点教材 28 部,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1 个;拥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1 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3 个,实习实训基地 120 余家。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现有教师 380 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 58 人、副高级职称 137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 114 人、硕士学位 206 人。教练员有 109 人,其中国家级教练 26 人、高级教练 46 人。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 人,省级突出贡献 中青年专家 4 人,入选省“333 工程”培养对象 34 人次,入选省社科英才 2 人、省社 科优青 3 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79 人次、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 技术人才百人计划”1 人、“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9 人,硕士生导师 235 名。
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5085 人,其中本科生 4676 人(含民办机制 537 人),硕士研究生 409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 91.96%。
来自高考直通车学校计划招收 2022 级本科生 956 人(民办机制本科专业从 2021 年起不再招生), 实际录取 949 人,实际报到 938 人,实际报到率达 98.84%。其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 表演、舞蹈表演 7 个专业的报到率达到 100%。
作为体育特色院校,学校通过单独招生途径录取 342 名运动成绩优异的本科生进入 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其中包括运动健将 44 人、一级运动员 116 人,一级以上运动员占单独招生总数的 46.78%。学校普通类招生以第二批次本科专业 录取,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河北、广东、福建、四川等 9 个省份录取 253 人
2022 年,学校教育支出总额 24,084.67 万元(含民办机制 366.53 万元),其中教学 经费支出总额 4,343.87 万元(含民办机制 366.53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