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区域重点城市、煤炭能源基地、首批历史文化名 城——大同,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 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合并筹建,2006 年正式挂牌成立。2016 年入选山西省本科高校向 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 年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厅市共建高校,2018 年获 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 年成为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新平旺校区构成,校园总占地面积 2121.3 亩,建筑 面积 90.34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52 亿元,馆藏纸质图书 296.52 万册、电子图书 53.38 万册、学位论文 109.6 万册、电子期刊 73.7 万册、音视频 12.78 万小时。全日制本科在校生 31874 人,硕士研究生 403 人,继续教育学生 2857 人。教职工 2259 人,专任教师 1602 人,具有高级 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786 人,博士教师 408 人。学校现有全国先进工作者 1 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省级教学名师 8 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3 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 军人才 1 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 3 人,三晋英才 33 人,大同市学术技术带 头人 27 人。
现有本科专业 80 个,其中 5 个专业和 2 个专业方向已停招,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2023 年没有招生,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法学、工 学、医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 个、山西省一流 专业建设点 16 个、国家级一流课程 1 门、省级一流课程 82 门,省级课程 思政示范课程 4 门。有 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 个硕士学位授权 专业类别、12 个山西省一流学科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3 个,分别是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和中国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7 个,分别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 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应用统计、教育、体育。学校现有山西省一流学科 12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 个、山西省 一流专业建设点 16 个。
2022-2023 学年本科在校生 31874 人(含一年级 8077 人,二年级 8267 人,三年级 7741 人,四年级 7100 人,其他 689 人),硕士研究生 403 人, 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98.75%。
2023 年我校面向全国 30 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16 个,文科招 生省份 16 个。学校计划招生 8298 人,实际录取考生 8270 人,实际报到 8167 人。实际录取率为 99.66%,实际报到率为 98.75%。特殊类型招生 640 人,招收本省学生 7006 人。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667,占总课程门数的 49.28%;课程门次数为 5388,占开课总门次的 41.03%。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415,占总课程门数的 12.27%;课 程门次数为 965,占开课总门次的 7.35%。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 门数为 379,占总课程门数的 11.20%;课程门次数为 887,占开课总门次 的 6.75%。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464,占总课程门数的 43.28%;课程门次数为 4635,占开课总门次的 35.3%。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 课程门数为 1383,占总课程门数的 40.88%;课程门次数为 4340,占开课 总门次的 33.05%。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 133 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 教师 164 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 81.1%。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 288 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