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59年,交通运输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学校由交通运输部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现有临港校区、港湾校区、高恒大厦三个校区,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18个教学部门和科研机构。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万余人,各类研究生7千余人,留学生近300人。现有专任教师115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57人,博士生导师16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77人,获评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320人次。学校有52个本科专业,包括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并建有水上训练中心和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设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2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近期,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2个,其中工学专业27个占51.92%、理学专业2个占3.85%、文学专业5个占9.62%、经济学专业3个占5.77%、管理学专业11个占21.15%、艺术学专业2个占3.85%、法学专业2个占3.85%。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个,涵盖6个学科门类。有省级一流学科2个。2024年招生本科专业46个,其中新专业5个: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法语。当年停招专业4个:旅游管理,机械电子工程(合作办学),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本科在校生16004人(含一年级4030人,二年级3933人,三年级4128人,四年级3880人,其他33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23918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7.24%。2024年,学校计划招生4060人,实际录取考生4033人,实际报到3968人。实际录取率为99.33%,实际报到率为98.39%。特殊类型招生132人,招收本省学生1542人。2024年学校整体专业志愿满足率较高,达到93%,一志愿满足率达57.8%。共录取的本科新生4033人中,其中男生2575人,女生1458人(占录取人数的36.2%)。春季招生专业为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共录取新生72人。截至2024年9月30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54人、外聘教师684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496.0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59:1,外聘教师折合后与折合教师总数之比为0.23:1。按折合学生数29517.0计算,生师比为19.73,较上一年22.90有明显改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3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7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5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8.27%;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12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7.14%。2023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2714.99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347.9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705.94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4307.68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216.32元,生均实习经费为438.94元。2023级学生95人完成专业转换,占年级学生数的2.4%,开通学有特长的大二学生转专业渠道。另有当兵退伍学生转专业等情况21人。本学年,转专业学生116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0.72%。双学位学生272名(含辅修),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1.69%。2024年通过学业预警进入试读183人次,其中,2022级89人次,同年级占比2.24%;2023级94人次,同年级占比2.38%。5pys5paH5p2l5rqQ6auY6ICD55u06YCa6L2m修订《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坚持科学评价、公平竞争、公开公正、规范管理原则,完成2025届毕业生推荐免试工作。推免学生质量得到认可,237名推免学生均被各高校接收,其中,985高校接收74人,占比31.22%;211高校接收111人,占比46.84%;双一流高校接收8人,占比3.37%;其他高校合计接收44人,占比18.57%(其中本校接收24人,占比10.13%)。学校2024年共有本科毕业生3908人,实际毕业人数3908人,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为99.74%。另就毕业率补充说明如下:2024年实际预计毕业生人数4098人,毕业环节工作开展过程中,190名学生因自身情况选择延长学制、休学、肄业、退学,按照学校惯常做法,延长学制学生归入其他年级,休学、肄业、退学学生做相应处理后未计入毕业生。如按预计毕业生数4098人为基数计算毕业率,毕业率为95.36%。后续将推进教务处、学生处协同配合,进一步理顺毕业生信息统计,细化优化毕业率、学位授予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计算。截至2024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5.04%。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56.27%。升学1409人,占36.05%,其中出国(境)留学779人,占20.97%。2024年,学校本科生在港航系统就业的人数和比例均创近三年最高,首次突破40%,达到44.35%。我校2024届主干专业港航对口率超过60%,达64.08%。说明我校主干专业毕业生在港航领域就业总体的对口程度高,就业趋势上进一步呈现出向港航领域集中的特点。2024年,我校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上船人数和上船率再上一层楼,上船率达到了51.23%,超过去年同期0.65个百分点。2024年,学校积极动员毕业生参加各种国家地方项目,较为突出的有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项目等。总体来看,我校今年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创近些年新高。![图片]()
查看完整试题
登录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阅读数:1.5 k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