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高考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等级赋分制度”,在此制度下极大地提高了考生和家长的备考和选科难度。因此大家有必要了解等级赋分的规则,方能用最小的精力提最多的分。
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高考实行的是“3+1+2”模式,“3”是语文、数学和英语,“1”是物理或历史任选一科,“2”是化学、生物、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政治)和地理四科中选二科。
新选科模式下有两种情况:报考专业规定的必选,没有规定的任选。这样报考同一院校的同一专业的考生的考试科目可能不同,不同科目试题的难易度不同,考试成绩不具有可比性,无法按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对于不同科目的比较采用了等级赋分的方法将成绩转换(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将转换后的成绩计入总分,使不同科目的成绩具有可比性。这样报考同一院校的同一专业的考生虽然考试科目不同,仍然可以按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另外,“3+3”模式下则是语数外算原始分,其他科目赋分。
这个标准的含义是:对广东省所有参加化学、生物、政治或历史的考生的任一科的等级、人数和分数要符合上面的标准。这个标准中等级、人数占比是固定不变的,需要转换的是分数。
注意看!赋分不是送分!虽然一般情况下赋分会比原始分高,但也有赋分后更低的情况:比如该科目试题较为容易,再加上选该科目的人数较多,竞争特别激烈,所有考生的原始分数又都较高,区分度不大。
假设等级分90分以上为高分段,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分段中越高分,原始分和赋分越接近,最大分差在7~15,所以这一分段其实赋分收益比较小。
从中分段开始,赋分逐渐开始“给的很多”,比如化学科目原始分只有46,最终也能赋到70,相当于白白“赚”了24分。
总的来看,四科原始分在50~70这个区间,赋分值是比较大的,赋分后能达到70~87。
原始分在30~50分的考生,赋分后往往能加15分以上,最高甚至能加接近30分。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原始分0分但是赋分30的情况,我们暂不列入讨论。
总的来说,单从分数来看,赋分制对中低分段的考生十分友好。根据艾蒂玛和克莱的上限效果假说(又称天花板效应),人对特定知识的穷追并不是无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后会逐渐放缓乃至停止。考生如果有偏科的情况,与其追求强势科目的满分,还不如抓紧时间提拉弱势科目,这样不仅可以事半功倍,更能在等级赋分制的加持上“白赚”更多分数。
附最新七选三/六选三地区的赋分表
(上下滑动查看)
赋分的高低主要受考生排名的影响,选考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冷门学科选考的人数可能较少,多少会涉及到“运气问题”。
所以相比老高考,赋分后的排名会更具参考价值。
1.赋分科目分差缩小,所以大家的重点还是大三门+物理/历史。
2.不要强求优势科目的高分,更要关注弱势科目的性价比。
3.合理选科,赛道过冷和过热都有风险。
4.学会科学分析自身科目优劣势,及时根据模考成绩进行动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