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专家团队认为:
今年广东调研测试卷的整体结构与2021年广东卷(化学)相似,难度相比起21年广东卷略有下降。纵观全卷,考卷中实验题在考查形式上稍有创新,但整体更偏向考察学生的基础,只要把握好基础知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此考生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成为得分关键。
试卷整体分析
2022届广州调研测试化学科考点分布


试题特色:
选择题重基础,非选择题重迁移
01
选择题:
选择题较2021年广东卷难度相当,但比今年10月份全市统考难度略有提高,同样重视学生“双基“的考查,作为调研考足以满足对现阶段学生的知识考查。
第1题考查的是STSE,需要考生积累一定的化学常识。3~14题考点常规,难度较低,符合往常广东高考卷出题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其应用。
其中第4题紧扣当下热点“碳中和”,第6题与21年高考广东卷相似,通过某一元素的化合价分布考查元素的性质,仍然体现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应用的要求。
第15题为2018年广州一模的原题,主要考察电化学,需要学生熟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才能顺利理解并解题。
第9、16题考察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9题较为基础,16题与2020年广州二模13题非常相似,考察经典的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问题,难度较大,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图像的处理能力以及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知识点。
02
填空题
第17题为实验大题,该题与2021年广东卷相似,重点考查实验探究。实验Ⅰ主要考查铁粉与硝酸的反应,其核心为硝酸的浓度越低,其还原产物中N的价态越低;实验Ⅱ难度稍有提升,尤其是最后一问硝酸与硝酸钠的组合,对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第18题为工业流程题,与2021年广东卷比,难度略低,都是对陌生元素的考察,本次主要利用“钒与钨”的相关性质考查学生的推理迁移能力,第(5)问求算溶液的c(OH-),需要用Ksp之比求算,不过只用写出计算式,降低了难度。
第19题为原理题,题目难度与2021年广东卷相当,考查“K“、“焓变”、“转化率”等基本概念,“催化剂的催化原理”需要学生对原理有深刻的认识,其中焓变的计算和K的计算与2020年山东卷相似,需要联立反应方程式,用三段式解答。
03
选做题
题型考查上中规中矩,考点都较为常见,在难度上结构化学部分的难度比较贴近高考,而有机化学部分相对来说一如既往的侧重基础。
20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题仍然出现了排布式、排布图、杂化类型、空间构型、晶胞密度计算等考点,难点依旧在晶胞密度计算上,需要结合晶胞的俯视图才能计算出原子个数,增强了对学生立体几何的计算能力要求。
21题:《有机化学基础》题目与2018年广州一模高度相似,侧重点与近几年高考相当如:反应类型、官能团名称、反应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合成路线。同分异构体的考查,需要用到苯环与酯基相连,水解消耗2 mol NaOH的知识点,而合成路线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化学总体备考建议
01
致高一高二学生
(1)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
平时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点的积累、理解及巩固,多关注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现象,并做好每节课的预习,对已学知识点做好笔记,通过平时的测试和练习,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2)拓展解题思路,关注高考题型
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外的习题或高考题的练习进行提升,并多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也可以尝试与同学、老师探讨新的解题思路。
02
致高三学生
(1)回归教材,基础才是根本
新高考化学采用广东省自主命题的单科试卷,相较于平时的各种模拟测,本次考试更加凸显扎实基础的重要性,注重平时积累,很多知识就是平时接触到的,多积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基础的考点知识会用非课本内容包装,锻炼好信息整合能力,才能在考试中无往不利。
(2)摆正学习心态,考试不慌乱。
调整考试心态,考试的时候不要因为在开始时遇到陌生类型题目时就无从下手或停滞不前,可以调节做题顺序,因为基本的核心知识点是不会变的,所以放平心态,才能更好的应对考试。遇到简单的题,切不能粗心大意出现看错题、漏做题、抄错题等失误,把稳拿的分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