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2025高考作文预测:“物尽其用”与“断舍离”

2024-12-16 15:29 高考语文资讯 评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阿勒泰》里那句“盐罐不要动,里面是洗衣粉”的台词道出“物尽其用”的生活理念;《断舍离》中“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的观点引出了“断舍离”的生活理念。面对眼下的生活,面对我们的人生,有人选择“物尽其用”,有人选择“断舍离”,有人则试图在二者间寻求平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题目通过引用《我的阿勒泰》和《断舍离》中的两句话,引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理念——“物尽其用”与“断舍离”,并指出人们在面对生活和人生时可能的不同选择。

“物尽其用”强调充分利用每一件物品的价值,不浪费资源,体现了一种节约、实用和创造性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适用于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的情境,也体现了对物品的尊重和珍惜。对于“物尽其用”,我们或许应该思考如何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断舍离”主张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物品来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灵的自由与空间,强调简单、清爽的生活方式。这适用于物质过剩、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帮助人们摆脱物质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平静。对于“断舍离”。我们或许应该思考,如何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保持理性,避免走向极端?如何平衡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

从表面上看,“物尽其用”似乎与“断舍离”存在矛盾,前者强调充分利用,后者则主张减少。但实际上,两者都是对生活方式的理性思考,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只是适用的对象和情境不一定相同,以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由此,材料中最后一种人的态度,或许更能给予我们启发: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过度囤积,也不盲目丢弃。

对此,写作时,首先可以针对“物尽其用”和“断舍离”分别进行阐释。比如,针对“物尽其用”,可以指出其代表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然后,可结合《我的阿勒泰》中那句“盐罐不要动,里面是洗衣粉”的幽默台词加以分析,说明其虽略带夸张,却深刻反映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如何发挥创造力,让每一件物品都发挥出其最大价值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富足。它教会我们珍惜拥有,不轻易浪费,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然后,再指出“断舍离”的出现,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不必要的物品,它们不仅占据了物理空间,更在无形中挤压着我们的心灵空间。而“断舍离”的生活哲学鼓励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学会放手,让心灵回归简单与纯净。然后,再针对二者关系加以分析,说明其并非矛盾双方,不必非此即彼,而应尝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既不是无限制地囤积物品,也不是盲目地丢弃一切,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对物品进行理性的选择和管理。我们可以学习“物尽其用”的智慧,让每一件物品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要勇于实践“断舍离”的精神,及时清理掉那些不再需要或不再适合自己的物品,为生活腾出更多的空间,也为心灵创造一片宁静的港湾。


立意:

1.清晰认知,慎重选择,才是最大的物尽其用。

2.理性消费,杜绝断舍离。

3.在物尽其用和断舍离间活出自己的淡定从容。



【范文参考】 

物尽其用与断舍离:

生活理念的辩证思考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有的人坚持“物尽其用”的原则,将每一件物品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有的人则倡导“断舍离”,通过舍弃不必要的物品来简化生活。这两种生活理念,看似对立,实则各有千秋。面对我们的人生,如何在“物尽其用”与“断舍离”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的阿勒泰》中的那句台词“盐罐不要动,里面是洗衣粉”,虽然是出于生活的无奈,却道出了“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通过对物品的重复使用和多功能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物品的价值。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理念,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珍惜和尊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物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断舍离》一书中提出的“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的观点,提醒我们要适时地放手,清理生活中的杂物,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清爽。这种生活理念是对现代社会过度消费和无节制占有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种生活理念呢?我认为,这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而是要根据个人的生活状况和价值观来决定。

对于生活在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来说,“物尽其用”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态度。他们通过对物品的充分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培养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而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不断膨胀的购物欲望,“断舍离”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清理不必要的物品,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物理空间,还能在精神上得到释放和净化。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在“物尽其用”与“断舍离”之间找到平衡。例如,我们可以将不再使用的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这样既做到了物品的再利用,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我们还可以在购买新物品时,慎重考虑其耐用性和实用性,尽量选择那些能够长期使用且功能多样的产品。

此外,我们的生活理念还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物品的质量而非数量,追求生活的品质而非物质的堆砌。在这样的背景下,“物尽其用”和“断舍离”都不应成为一种极端的行为,而是相互借鉴,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总之,无论是“物尽其用”还是“断舍离”,都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选择。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在节约与消费之间,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简单和幸福。

gaokaozhitongche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热度 1014
3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全部评论
努力加载中...
开通会员后可解锁剩余内容
立即开通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