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专家团队认为:作为回归广东卷的首次广州一模,2021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化学学科在试卷结构、考试重点和命题风格等体现出“扎实基础,强调综合”的特点。相对八省联考,本次考试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题型相似,区分度不大。试卷整体偏向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八省联考对未知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偏低,重现广东卷高考难度。
试题整体难度:全国Ⅰ卷≈八省联考>广州一模。
全卷考查覆盖更加全面


由上图可知,整套试卷题目难度较低,基本在三星及以下。
二
试题特色:
选择题重基础,非选择题重熟练
选择题
选择题较八省联考整体难度偏低,更加重视学生化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内容上一共16道,第1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所蕴含化学知识,需要考生积累一定的化学常识。2~9、11~14题考点常规,难度较低,符合往常广东高考卷出题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其应用。第10题主要考察催化剂的催化原理,此类题型在近年来的高考及模拟卷中频繁出现,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识图推理能力,15~16题难度有所提升,第15题考察电化学知识,需要学生熟悉电解池原理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第16题考察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关的图像问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图像的处理能力以及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知识点。
02
填空题
第17题为实验大题,题设与八省联考基本一致,难度低,都是结合流程去考察实验,第(1)题考查了条件的控制,第(2)题考查了基本的实验方法,第(3)题考查实验原理、操作、现象及结论,第(4)题考察返滴定实验的相关计算。
第18题为工业流程题,题设与八省联考类似,难度低,信息处理的难度上较八省联考有所降低,都是对陌生元素的考察,本次主要利用“钒”、“钨”的相关性质考察学生的推理迁移能力,既重视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又考察了Ksp的相关计算,相对比较综合。
第19题为原理题,本次考试难度比较大的一道题,对学生的信息整合、提取能力要求比较高。题目中出现的“决速步”、“平衡曲线”、“物质的量分数等”概念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03
选做题
选修3:本题考点常规,题型经典,相对八省联考稍有降低。
选修5:本题虽然依旧考了名称、反应类型、方程式书写和同分异构体书写和合成路线设计,第(5)题考察同分异构的书写,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等效氢和官能团的性质,第(6)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断键能力。
三
给学生们的备考建议
致高一高二学生
(1)注重基础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相对于八省联考,本次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察,平时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点的积累、理解及巩固,并做好每节课的预习,对已学知识点做好笔记,为复习做好准备。
(2)拓展解题思路,关注高考题型
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外的习题或高考题的练习进行提升,并多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也可以尝试与同学、老师探讨新的解题思路。
02
致高三学生
(1)回归教材题型,重基础;注重核心素养,多强化。
新高考化学采用广东省自主命题的单科试卷,相较于之前的综合卷,知识点考查会更加细致;另外,需要注意加新题型的训练,强化自身能力和化学核心素养。
(2)多磨新图表、新题型,提思维;关注科学热点、社会时事,拓视野。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必然要强调知识迁移能力、图表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而新题型就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另外,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高考的新方向。
(3)加强审题能力,尤其是学会抓关键词;摆正学习心态,考试不慌乱。
成功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多练习信息题,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潜能,并能对照知识认识、分析、解决难题。平时一定要注重化学的学习方法,多做笔记和构建思维导图,提升自身化学知识的一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