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2019广州一模物理试题评析

2019-03-21 23:55 卓越教育 评论

情景提取成难点,细节处理拉分差

——2019高考广州市一模分析  物理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团队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团队认为:本次一模物理试卷的阅读量及难度贴近2018全国I卷,定量计算题目较多,题目情景设置丰富新颖,突显考查考生题目信息提取能力及对物理情景的想象构建能力。符合新课标的物理核心素养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责任的要求。



一、试卷整体分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表说明:

2019广一模、2018全国I卷模块占比与考点分布的对比


从各模块分析可得,各模块占比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与2018全国I卷一致。在题目设置上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另外又增大占比突出牛顿定律的综合运用。




二、试卷题型特点


GKZTC


1
选择题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团队认为题目设置与2018全国I卷类似,定量计算题虽多,但运算量不大。又由于题目情景丰富,要求考生做到精准提取信息,并转化出具体的物理情景或数学图形。例如18题,题型设置和2016年全国I卷、2018的广一模一致,都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能力,利用几何关系和开普勒第三定律相结合求解,体现了从理解、转化、到运算求解的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2
实验题


两个实验有一大共通点,即通过一次函数图像给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能将物理公式转化为数学函数,体现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突出考纲要求之会用仪器、动手操作、会观察处理数据,如给出与2018全国I卷相同的游标卡尺与热敏电阻,数据处理关键在细节,学生要拿满分较难。

22题较为基础,要求学生理解光电门与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做到综合推理。

而23题,一改以往的干电池电源,创新提出恒流电源,对学生理解能力并应用到实际操作提出挑战,同时针对学生对于电路的设计,能运用已学的电路理论,实验方法去处理恒流电源的创新思维提出更高要求,考查考生对题意的理解和细节的观察能力。



3
解答题


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团队认为需要考生通过审题,准确构建整个物理情景,易错点是认为小球往下摆。这也是近三年最爱的“无配图大题”,充分考验学生构建物理情景的能力,建议学生继续加强审题和画图能力。

25题考查考生对于多物体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并且由于多物体是不拴接,所以是不断“拆分”的多过程,难度较大计算量大,需要学生有信息筛选能力以及清晰的物理分析思维,建议考生可以用v-t图来更好理解整个复杂的运动过程。



4
选做题


33题(1)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需要学生掌握气体内能变化的条件及特点,以及对气体做功的正负判断,最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吸放热情况。

(2)题为常规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主要难点在于两边活塞面积不同导致计算面积时需要仔细计算,其余部分皆属于基础应用。


34题(1)填空部分考查全反射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熟悉全反射现象以及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

(2)解答题考查学生对简横波图的读图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简谐振动的基础知识运算。



三、给考生的建议



1
高三考生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团队认为本次广一模命题规律和近三年全国高考I卷吻合,并且增加了新颖考点,如恒流源、天眼系统等。整体计算量中等偏上,出卷老师更倾向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分析推导能力。

计算题第24题,是近几年最爱的“无配图大题”,对学生构建对应物理情景能力的检验;

选择题第18题,同样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能力。因此建议大家在剩余的复习时间中,继续加强审题和画图的能力。对大部分同学们而言,要在50分钟内完成物理部分会有较大压力。

因此未来的复习练习中,希望大家更加重视限时解题,以及在实际的考试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解题节奏,方能使分数最大化。



2
高二生


一模考试的结束意味着高二的同学们需要尽快把自己当成是高三生来要求自己,一模考卷总体难度稳定,涉及知识点全面,考卷中交变电流、变压器、动量、核聚变、热学等等都是本学期要掌握的。

为了在高三时的从容拼搏,高二务必要铺垫好扎实的基础。学习新知识时,动量和电磁感应偏重理解和公式的运用,需要刷一定的题量来丰富自己的视野;而原子物理和热学则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要分配足够的时间予以背诵,并多刷真题模拟题。在完成高二所有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回头巩固高一知识,提早进入一轮复习。



3
高一生


综合本次一模的情况可以发现,高一学习的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光电门原理依然是出题的宠儿,为了考查这些知识点,还贴近生活时事设计了题目背景(“天眼”系统),这对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几何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解答题方面,更是贯彻高一上学期的核心——受力分析,无论是24题还是25题,都需要先对运动和受力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才能打开解题的思路。

同学们在学到匀速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时,要格外注重对公式的记忆,养成一边读题一边画图的习惯,提升自己的学科水平和解题技能。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