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建模,剖析生活
2024届广州调研考 物理 快评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
2024年是广东省正式采取新教材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专家团队认为:本次考试和往年广东高考难度基本齐平,突出核心知识,符合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规律的考查要求,例如第1题的多普勒效应定义,第2题的相互作用力定义、超失重定义,第3题的自由落体定义,第6题的电势能定义都是直接对物理观念的考查;再例如第3题以跳水为背景,第4题以工地情境为背景,第7题以高压水枪为背景,第10题以篮球碰撞地面为背景,第11题以平抛实验为背景,第13题以粒子直线加速器为背景,第14题以跳台滑雪为背景,第15题以火车为背景都是考查学生在情景化出题中科学建立物理模型的核心素养,强调用科学的物理思想解决生活问题,体现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也体现出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突出了应用性,巩固了基础性。
与2023高考全国I卷的对比


分析
与23届高考对比,2024届广州调研考着重考查动量与电磁场的知识模块,动量比例有所上调,电磁感应和热学,原子物理,光学暂未涉及,首道计算题往往是热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几何光学模块三选一,但本次不同寻常地聚焦于电磁场模块。
2024年与2023年考点统计对比
试卷各部分分析——题目情境化,模型基础化
①选择题:
本次广州调研考物理选择题难度适中,突出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试题以情景化出题为特色,旨在评价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的能力。选择题一共10道题,7道单选,3道多选,与高考一致;除了第5题、第9题,其他均为情景化的试题,重视学生对生活情景的理解以及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第9题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选择题考查内容涉及必修一的运动图像分析、共点力的平衡,牛顿三大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必修二的机械能;必修三的电容器动态平衡,电场中的力与能;选择性必修一的多普勒效应,动量定理;选择性必修二的洛伦兹力下的圆周运动,安培力;题目倾向于定性分析,不涉及繁杂的计算。只要学生夯实各章节基础,掌握重要概念与规律,并能理解情景化题目,便有望迅速准确完成作答。
②实验题:
第11题:考查测量平抛初速度的实验。该题重点在于理解和辨别与教材实验的差别:确保了每次记录位置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并且结合逐差法求解每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最后只需要注意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12题:深入考查了电路实验的一个变形——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此次情境设计呈现出创新,题目使用了安安法测量金属丝电阻。解答时须细致关注题目条件,特别是微安表内阻的设定。解题需要依据基本电路理论进行逻辑分析,进而计算出待测金属丝的电阻。此题不仅检验了基础的电路分析能力,还考查了对实验方法的创新性应用。对于题目最后较为繁琐的计算部分,需要考生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进行运算。
③解答题:
第13题:考查粒子在直线加速器以及转向器中的多过程分析,知识点涉及加速电场和圆周运动。第一问运用动能定理可以快速得出进入第三个金属圆筒的速度,再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即可求解所问;第二问则是根据电场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总体难度不大,注意避免物理量字母运算上的失误。
第14题:考查光滑弯曲轨道模型中运动的分解,也是经典的多过程问题。第一问运用动能定理+竖直面圆周运动最低点向心力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但必须说明“牛三”的运用,回答压力的大小&方向。第二问运用动能定理求出D点的速率后,根据斜抛运动在最高点时速度只剩水平分速度,利用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结果。第三问利用斜抛的竖直分运动先求斜抛的上升高度,记得把CD高度差加上。本题计算量也相对偏大,仍需注意避免物理量字母运算上的失误。
第15题:考查完全非弹性碰撞以及功能关系/牛顿动力学的综合,过程更加复杂,运算量偏大。学生应当具备严谨缜密的推理分析思维,方能顺利完成结果求解。第一问应当先分析车厢①②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求碰后速度,再研究两车厢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再列一条动量守恒式子+一条能量守恒式子,即可完成解答。
第二问是临界与范围问题,其实就是确定最小值和最大值。牵引力最小值对应车厢①②③完成碰撞后恰好匀减速距离L未能与④碰撞;牵引力最大值对应车厢①②③④完成碰撞后恰好匀减速距离L未能与⑤碰撞。
同样是每次碰撞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列式+运动过程应用功能关系/牛顿动力学列式,把两个牵引力极值求出来后,再合并回答牵引力的大小范围,注意两侧极值含大不含小。
给学生的备考建议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专家团队认为,2024届广州调研考将给未来备战高考带来以下启示:
① 回归基础概念,避免偏题怪题,搭建完备的知识框架,在日常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多关注教科书上的物理模型素材;
② 加强对生活情境的建模能力,从题干中提炼出关键的物理信息,引用熟悉的物理模型解答;建议学生们多关注日常生活,多发现书本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让物理学以致用;
③ 整体计算量一般,但压轴题计算量极大,学生应放平心态,细心耐心的应对特殊情况。